马来西亚留学安全吗?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提及马来西亚留学,不少人会先问“安全吗”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既藏在客观数据里,也躲在日常细节中。了解真相、做好准备,你完全可以在这片多元文化的土地上,安心开启留学旅程


很多人对留学安全的担忧,往往源于对未知的放大。


事实上,只要避开高风险场景、养成基本安全习惯,绝大多数留学生的海外生活都能平稳度过。


比如,深夜独自前往酒吧、夜店等人员复杂场所,本身就属于高风险行为,无论在哪个国家都需谨慎;而相反,出门锁好门窗、与家人定期报平安、不轻易透露个人行程,这些简单的习惯就能大幅降低安全隐患。


留学的核心是学习与成长,过度焦虑反而会错过探索世界的机会 - 安全的关键,从来不是运气,而是选择


因为地处东南亚,不少人会下意识给马来西亚贴上治安差的标签,但在2025年的全球和平指数报告中数据却在说


在2025年的全球和平指数报告中显示:马来西亚在全球排名第13位,不仅远超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热门留学国家,更比美国高出45个名次;


在细分的社会安全领域,它在163个国家中位列第45位,比美国高出35位。


这些排名背后,是当地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对多元族群的包容治理,以及民众普遍友善的态度。


与其被东南亚的地域标签误导,不如相信事实:马来西亚的安全指数,足以让留学生和家长放心


其实无论哪个国家,大环境安全都不代表可以掉以轻心。以下这些场景的细节,能帮你把安全牢牢握在手中:

居住:守住“第一道防线”

选对住宿:优先选学校合作公寓或有24小时门禁、监控的小区,避免租住偏僻小巷或底层无护栏的房间。入住前检查门窗锁具,及时更换旧锁,阳台不堆放易攀爬的物品(如椅子、箱子)。


日常习惯:离开房间哪怕几分钟也要锁门,夜间拉好窗帘;对敲门的陌生人(包括快递员),务必通过猫眼确认身份,不轻易开门;重要证件(护照、学生证)复印存档,原件与复印件分开存放,现金、电脑等贵重物品不外露。


出行:避开“移动风险点”

交通规则要记牢:马来西亚是右舵左行,过马路时务必“先看右、再看左”,不闯红灯;打车认准正规平台(如Grab),上车前核对车牌和司机信息,分享行程给朋友。


夜间出行有讲究:晚10点后尽量不独自外出,如需出门选光线充足、人流多的路线,避开公园、工地、废弃建筑等偏僻区域;女生可随身携带小型报警器(当地便利店有售),遇可疑人员尾随,可走进附近商店求助。


公共交通防扒窃:地铁、公交上把包抱在胸前,高峰期不玩手机;长途旅行选正规公司(如KKKL),拒绝无牌照“黑车”。


社交与信息:警惕“隐形陷阱”

人际交往留余地:对突然热情的陌生人保持警惕,尤其涉及金钱借贷、投资推荐时;与当地人交往时,尊重宗教习俗(如进清真寺脱鞋、女性戴头巾),不讨论种族、宗教等敏感话题。


信息保护不松懈:社交平台不晒宿舍地址、课程表,关闭定位功能;不扫不明二维码、不点陌生链接,遇“使馆来电”“学校通知”等涉及金钱的事项,务必通过官方渠道二次核实(如中国驻马使领馆官网、学校国际部电话)。


文化与应急:入乡随俗+有备无患

尊重习俗避冲突:马来西亚穆斯林占多数,公共场合不吃猪肉、不饮酒(部分州属禁止);参加节庆活动时,遵守秩序不拥挤,避免因文化差异引发误会。


应急准备要提前:存好紧急电话——报警(999)中国驻马使领馆领保电话00603-21636853,00603-21645301、学校国际部、室友电话;熟悉附近警局、医院位置,购买覆盖留学期间的医疗保险,常用药保留原包装和英文说明书(避免携带违禁药品)。


马来西亚的安全,既有数据撑腰,也需要你用细节守护。它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乌托邦,但也绝非危险之地只要你保持警惕、敬畏规则、主动规避风险,就能在这里安心上课、逛夜市、交朋友,让留学的精彩,远远盖过对安全的担忧。

马来西亚留学网(www.malaistudy.com/)是马来西亚留学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旗下:专注于马来西亚一站式留学申请服务的专业网站。马来西亚留学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是马来西亚专业事中国留学生来马来西亚留学,游学,考察,对接的服务组织,主要从事出国留学、留学回国和来马来西亚留学以及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服务,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服务中心官网:http://www.malaistudy.com/

咨询服务热线:400-0665-211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取消
技术支持: 图灵科技
  • 首页
  • 留学动态
  • 服务中心
  • 热线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