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留学 | 避开留学社交雷区:马来西亚高校教授最看重的五大行为准则

“有些留学生真的让人很头疼。”一位马来亚大学的教授在休息室里坦言,“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根本没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有多冒犯。”


在马来西亚留学,学术能力固然重要,但了解和遵守当地高校的“潜规则”同样关键。这些规则很少白纸黑字地写在学生手册里,却是教授们评判学生的重要标准。


640 (8).png



时间观念:迟到不是小事

“上课铃响后才慢悠悠进教室、小组讨论总让队友干等,这类学生通常会被认为缺乏契约精神。”一位来自博特拉大学的教授表示。


在马来西亚高校,守时被看得很重。有学院教授直接规定:迟到超过3次就扣平时分。这并非个别现象——许多教授都会在心里给经常迟到的学生打上“不靠谱”的标签。

应对策略:提前10分钟到达教室或会议地点;如确需迟到,务必提前邮件通知教授和组员。



邮件礼仪:别用一句“Hi”开场

“收到以‘Hi’开头的邮件,我第一反应是这个学生缺乏教养。”一位理工大学教授坦言,“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凌晨两点发邮件,还要求立刻回复的。”


马来西亚高校有着严格的邮件礼仪:

正确称呼:务必使用“Dear Prof.+姓氏”

简明扼题:邮件主题清晰明了

礼貌结尾:

加上“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consideration”等礼貌用语

合理期待:非工作时间发送的邮件,不要期待立即回复


学术诚信:红线中的红线

“引用文献不标出处、作业查重率超15%直接面临挂科风险。”一位资深导师警告。


商学院曾发生过这样的事件:一名留学生使用代写服务,被Turnitin查重系统识别出来,最终被要求参加学术诚信听证会,差点影响毕业和签证续签。


底线原则:

任何使用他人观点的地方都必须标注出处

独立完成作业和考试

避免自我抄袭(重复提交自己以前的作业)


640 (9).png


跨文化敏感:细节决定印象

给马来裔教授送含酒精礼品、约见时不避开祷告时间(尤其是周五中午),这些行为在多元文化的大马校园相当忌讳。


工学院曾有学生因穿短裤去实验室被教授提醒:“衣着需遮盖至膝盖以下。” 这类着装要求虽不常明文规定,却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文化贴士:

避免在斋月期间在穆斯林师生面前饮食

与异性教授或同学保持适当身体距离

尊重所有宗教习俗和祈祷时间


640 (5).jpg



团队合作:别做“隐形人”

“Presentation全程沉默、报告只写自己名字的,小心被组员联名投诉!”一位传播学教授分享,“我班上曾出现过全员给摸鱼队友打零分的情况,最后我直接让那个学生单独补做整个小组作业。”


在马来西亚高校,团队合作能力是评分的重要标准。教授们往往会向组员了解每个人的贡献度,不公平的贡献分配会导致个人分数差异。


合作之道:

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

按时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

如有困难,提前与组员沟通而非最后时刻消失


教授视角:你们交的不仅是作业,更是态度

“我们评判学生时,不仅看作业完成得如何,更看重他们的态度。”一位教授直言,“准时出席、礼貌沟通、尊重文化、团队协作、学术诚信,这些软技能往往比单次考试成绩更重要。”


这些教授们私下吐槽最多的行为,看似都是小事,却可能直接影响你的学业表现。毕竟在教授心中,一个学生的专业素养与人际交往能力同样重要。


留学马来西亚,掌握这些“潜规则”,避开社交雷区,你的留学之路会顺畅许多。


640 (10).png



马来西亚留学网(www.malaistudy.com/)是马来西亚留学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旗下:专注于马来西亚一站式留学申请服务的专业网站。马来西亚留学国际学生服务中心是马来西亚专业事中国留学生来马来西亚留学,游学,考察,对接的服务组织,主要从事出国留学、留学回国和来马来西亚留学以及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有关服务,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服务中心官网:https://www.malaistudy.com/

咨询服务热线:400-0665-211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
技术支持: 图灵科技
  • 首页
  • 留学动态
  • 服务中心
  • 热线电话